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留住历史的细节

已有 33469 次阅读  2018-05-10 11:15

留住历史的细节

——《安康人文觅览》序

                             陈长吟

 

   历史是广阔宏大的,历史的进程往往由领导阶层来把控。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能记住的则常常是一些细微末节。历史云遮雾罩,变化多端,不可捉摸;细节则触眉擦肤,冷暖可感,充满温馨。

 翻阅着牛谦才先生编著的《安康人文觅览》,观图生情,我又被拉回了过去的岁月。那印刷简单的粮票,曾经紧贴我的口袋,年轻时身强体壮,一顿饭要吃几大碗,可每人每月只能供应30斤,于是只好勒紧裤带过日子。现在查看那时的照片,真瘦,满脸骨头不见肉,处处是高峰。那按人头发放的布票和棉絮票,全家人积攒起来才能购买一床新被子,陕南的冬天奇冷,衣裤单薄有点招不住,于是一盆木炭火,一床大铺盖,就是温暖的归宿。腊月天屋外刮风下雪,全家人偎在床上,钻在大被里,听父亲读《水浒传》和《粉妆楼》,我的文学兴趣,便是那时点燃的。至今我还怕冷不怕热,可能是小时候冻怕了。

上世纪的60年代初,中国有个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期,后来刚缓过气儿,又开始了文化大革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紧张,这是历史的真实。但空口无凭,软舌无力,记忆只是灰暗的底片,而有了这些粮票、布票、糖票、肥皂票、鸡蛋票、豆腐票等等,就充分映射出了那个年代的瘦影。

牛谦才先生的收藏觅览中,还有一组1983年安康大水灾的票证。那时我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拿着一张“抗洪救灾通行证”,四处去采访写稿子。那个满城泥泞,腐气冲天的情景,让人不堪回想。

半个世纪已风云掠过,来去匆匆,陈年旧事也渐渐模糊成单薄的影子。但牛谦才先生通过他的细心寻觅,文图并茂,留住了历史的细节,唤醒了我们曾经刻骨铭心的经受。

牛先生长居金州,热爱故城,对每条路,每条巷,每个小吃店,每座老房子,以及在此生活过的闻名人物,都给与抚摸,关注,梳理,处处留心皆文章,这些年来,他先后写作发表散文评论地方民俗和文史研究论文等作品百余万字参与撰写编辑《金州美食》、《安康市国土资源志》、《汉滨区志》(19882010)安康人文拾遗》等著作。牛先生中学毕业,曾长期在企业上班,并不是专业的文化干部,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果多多,终于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承认,现被聘为安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库专家政协安康市文史委文史研究员等等

我与牛谦才先生并不熟悉,好像也没见过面,但他从事的地方文史写作,却是我心系之事。他的倾情之处,也是我的关爱之地;他的张张剪影,也是我的片片乡愁;他的一卷新书,也是我的万缕旧忆。在此,向牛先生致礼。

回忆过去是为了向前,不忘来路才能目标长远。

汉水边的人,都知道珍惜源头,珍惜清流,珍惜晴朗的天空,珍惜脚下的这方土地。

           

               2018年元旦于西安古都迎春巷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