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广虎寄我两本书

已有 1888 次阅读  2018-07-05 15:58

一个陌生电话打来,接听方知是快递小哥。一边下楼,一边想,会是谁呢?最近没网购呀。接过包裹一看,才知是杨广虎寄来的两本书。这才猛然想起,在两天前王晓云的《绿野之城》新书研讨会上见过他。会上,他没有发言,但面前的纸片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会后聚餐,他特意从另外一个包间跑过来,面对一桌人,手举酒杯,口若悬河,完全放开。在我的印象中,这是我和杨广虎第二次见面。第一次是在蓝田的汤峪镇,第三届西部散文家论坛会上。那时他不认识我,但我知道他。我主动提出和他合影,他没有反对。

后来从微信群里常能看到他的作品,大都是小小说。农村题材居多。知道他半隐在秦岭终南山,具体干什么,不清楚,有一点神秘。他让我想到另外两个人,一个是史飞翔,西安翻译学院学者、文化散文作家;另一个是邢小俊,《西安日报》高编、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史飞翔长年居于秦岭山下,埋头著书,学问与气象愈发不凡;而小俊则以一部《居山活法》与终南山隐士结下不解之缘,我手里也有他的那本书。在我眼里,凡与大秦岭结交深厚的人,都是高人,即便当下还未显出真龙身影,相信日久天长,必修炼成文坛一方圣主。所以,对他们这批70后的陕西文坛中坚,我也一直持仰望和期望的态度。

从广虎的简历来看,生于宝鸡乡村,大学在西安就读,自我介绍一直从事旅游业。照片看去,人面憨实,身个高俊,颇有影星风采。是能让人一眼看上并喜欢的那种。果然人缘极好,一瞬功夫,桌面上不再有生人。互扫微信,互报电话号码,相互邀请,日后往来走动。听说旬阳的鲁玲办有读书会,广虎不失时机自我推介:要书不?咱别的没有,捐几本书还是拿得出来的。得知我对他的小说感兴趣,第二天发来微信说:请给我地址。于是,便有了今天快递小哥通知我领取包裹的电话。

两本书,一本是长篇历史小说《风云·党崇雅明末清初三十年》,写了明末清初官至邢部尚书、户部尚书、国史院大学士、太子太保的陕西宝鸡人党崇雅,历经明顺清三朝,风云激荡的人生况味。原陕西省文学院院长常志奇在序中说:这是一部写给故乡的历史小说;著名评论家邢小利说:看完这部小说,让人眼前一亮,又陷入深思,既有历史环境的大开大阖,也有人物内心活动的精密细微,重在探求一个人的曲折心路历程,可以说是近年来优秀的一部。著名评论家李星说:广虎视野开阔,勤于思考,寻求着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不断地突破自我,其驾驭各种文体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对他的文学未来充满期待。这便有得一看。

另一本是广虎的中短篇小说集《南山·风景》,收录他近三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51篇,29万多字,以他心中虚构的理想“南山”为背景,对历史、社会、文化、现实等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拷问,以小说的形式让我们阅读到时代变迁的阵痛,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意义。作者在秦岭终南山生活二十年,这本文集,见证了他和“南山”美好的拥抱和分别。

这两本书,囊括了广虎的长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说,可见他是把小说这块领地从小到大都细耕了一遍。再看他的文学简介,除了这两本小说,另外还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天子坡》、《我爱家乡这条河》。除了小说,还出版过诗集《天籁南山》、散文集《活色生香》、文学评论集《终南漫笔》等等,几乎踏遍了所有的文学“山头”。发表的规格也都不低,如《诗选刊》、《延河》、《延安文学》、《安徽文学》、《天津文学》、《百花园》等等。已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令人刮目。

大致翻了一下手头的这两本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广虎有生活,是个文学的有心人;手中积攒了不少的金刚杂货,亦古亦今,两头钻探。由于他也写诗,写散文,使得其文笔活泼多姿,语言干净利落,而且十分注重古诗、歌曲和乡谚俚语的引用,营造出一种意境,实为作品增色不少。他作品中的人物都很小,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平凡得如同菜园里的黄瓜和茄子,亲切得如同街道上的电杆和邮筒。但这些林林总总的民间生活,一旦进入他的视野,进入他的文笔,流出来的就都是清清亮亮的酒水。是农村的那种家酿,需得细细品咂,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

广虎把书送我,是视我为读书人,抑或钟子期,相信我不会把它贱卖给造纸厂。士为知已者死,书为知音者藏。无论交流也好,留念也罢,这番情谊已令我十分感动。当今时代,信息为王,市场为大,主动推销自我,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时下不同以往,酒香也怕巷子深,该吆喝时还得吆喝。

在当下网络时代,纸书似乎逐渐失去了读者和市场,但我相信这不是主流,也不会长此以往。爱读书、读纸书的人仍然很多。我就喜欢在茶余饭后、临窗对月捧起一本书刊,困了倒床而眠,醒来再续前章。那份闲适淡雅的心情,有如乡愁一般,是可以找回、还原并传之久远的。因为书的墨香和读书时所营造出来的那份心境和意境,其它任何电子产品都无法替代。

感谢广虎赠我美酒两坛,容我日后慢慢品味。闲言碎语,聊作开封辞。


分享 举报